庚戌年八月二十二日處科
人生為甚麼要修
默眞人訓:
人生都有應當盡的責任。知道的。才能明白自己的責任是甚麼。不知道的。不明白自己的責任是甚麼。明白的。並不一定能把自己的責任盡到恰好。不明白的。中無所主。迷迷昧味。無所適從。不論明白的和不明白的。一概都要修道。
一說修道這兩個字。有人以為高深莫測 。有人以為玄妙無方。有人以為近於迷信。有人以為不切實際。其實這個道。就是孔子說的不可湏臾離的大道。並不是一般人所誤解的道 。
淺白一點說罷。就是修修做人的道理。
我現在舉幾個例來討論一下 。父母沒有不慈愛子女的。可是慈愛二字。如何是慈。如何是愛。一 般人並不深入研究。只知兒女吃的好。穿的好。要甚麼給甚麼。讀書學業愛惜備至。以為盡到了慈愛的眞旨。就這樣望兒女將來孝順成材。光增祖宗。一般人多有如此希望。少有想到慈不得正。反以害之 。愛不得真。反以溺之。及至兒女既入歧途。則痛心疾首。幾不欲生 。或怨兒女天生劣材。或怨祖宗德薄不足蔭佑。總是不想自己失於教導。
最大原因。忽略以身作則的道理。一知道兒女之不善。不悟是吾身不能作則所影響。更有嚴為責罰者。在兒女來說。汝既責我以善。 而汝為何不行其善。汝不行而強吾以行。心中自然生出反應。一有機會。變本加厲。以舒積憤。而為報復。則易入歧途而不返。
孟子日。 父子之間。不責善。責善則離。離則不祥莫大焉。是不在於責也。一 有所責。巳成不善之相。湏悟不善之由來。以挽化之。以身作則之教 。由孩提之童。即有一個好規模作示範。不必諄諄以費口舌。自有良 好心儀印像。此為最好教導之法。
他如兄友弟恭。兄弟和合。不以財產物欲而成寇讎。不以所欲而陷不義。再如夫婦之道。倡隨和睦。家庭之樂融融。而此融融之樂。現在已不可多得。
一個男子都希望有一個好妻室。一個女子都希望有一個好丈夫。千選萬擇。以後多皆不合希望理想。蓋不明夫歸相處之道。家庭如何歡樂之理。各幻其想。各希其望。以致齟齬互起。勃谿時生。能以不出大故者。即是幸運。無論富貴貧賤。皆不能免。
所以有俗語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這也是說 。家家不能沒有困難。和睦倡隨。因為他們都忽略了修道的機會和意義。平日三五成群。而以偏嗜是尚。言無眞義。離道日遠。痛苦亦日加深也。
至於忠字。本為中心如一。以前封建時代。以忠君愛國為言 。現在說來。忠於國家和事業。無國則無家。無國家則身無本。不忠則不能有家庭幸福。以言事業。無論所事何業。不忠則不能有所成就 。其實最要者。是忠於自己。忠於自己良心良知也。能時時刻刻以為醒覺。則絕不能做出違背良心之事。忠於己。也是忠於做人之道。 更是忠於修道行慈的眞理。
為甚麼人們把修道。看成畏途。你就是不 想成仙成佛。難道你不願意有好家庭嗎。你不願意有好兒女嗎。你不 願意有好夫妻嗎。你不願意有好兄弟好朋友嗎。你不願意有健全的人 格和身體嗎。不然的話。就趕快修修吧。不要等到後悔來不及的時候 。那就晚了。
或者說。這是甚麼潮流和社會。還說孝悌倡隨修道這些古老說法。試問你是不是希望家庭和順。子孫孝賢。兄弟和睦。夫妻倡隨。如果有這些關係和期望。不論是甚麼潮流。甚麼時代。你都要詳細的考慮考慮。哈哈。